
【名词&注释】
心电图机(electrocardiograph)、心电图改变(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右心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同步心电图(synchronous ecg)、心电图波形(ecg waves)、心电图特点(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心肌缺血很少影响到
A. ST段改变
B. T波改变
C. U波改变
D. P波改变
E. QT间期延长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关于运动试验检查前准备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准备急救药品(硝酸甘油等)
B. 配备急救设备(除颤器等)
C. 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D. 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时,左右下肢电极不能放置于同一侧下肢的原因是
A. 降低了心电图波幅
B. 可使心电图波形(ecg waves)反转
C. 降低了抗交流电干扰的能力
D. 易产生基线漂移
E. 易引起ST段失真
[单选题]识别Koch三角的临床意义是
A. 手术中可用来指示房室结的位置
B. 室性期前收缩的好发部位
C. 该三角的尖部对着肌性室间隔
D. 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E. 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单选题]不符合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心电图改变的是
A. 右心房肥大
B. 左心室肥大
C. P波增宽或出现切迹
D.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E. 右心室肥大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单选题]目前心电图自动分析诊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对QRS波群检测困难
B. 难以准确地检测P波
C. 对T波检测困难
D. 难以识别Q波
E. 计算T波心电轴有困难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6vd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