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8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氨茶碱(aminophylline)、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自律性(automaticity)、恢复原状(reinstatement)、基础上(basis)、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心电图波形(ecg waves)、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发生变化

  • [单选题]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

  • A. 由于窦房结不匀齐地发出激动所致
    B. 由于窦房结内折返激动引起
    C. 由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引起
    D. 由于二度Ⅰ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引起
    E. 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可判断双嘧达莫试验阳性的是
  • A. 出现典型心绞痛,经注射氨茶碱可缓解者
    B. 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注射氨茶碱后30分钟内恢复原状态者
    C. 出现ST段抬高≥0.2mV
    D. ST段在原有下移的基础上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梯形图中A代表
  • A. 心房区
    B. 心室区
    C. 窦房区
    D. 交界区
    E. 窦房结

  •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健康体检,与2天前心电图比较,发现各导联心电图波形(ecg waves)振幅均降低50%,时限未见异常,首先应考虑
  • A. 阻尼过小
    B. 时间常数过大
    C. 标定电压设置在5mm/mV
    D. 标定电压设置在20mm/mV
    E. 走纸速度设置在12.5mm/s

  • [单选题]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 A. 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B. 折返机制
    C. 房室旁路
    D. 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
    E. 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60zr3g.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