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放射医学技术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试卷170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6-2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1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放射医学技术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试卷170相关信息,更多2023放射医学技术正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试卷170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在CT横断图像上,有关子宫颈的解剖描述正确的有

A. 相当于耻骨联合水平,呈扁平状
B. 骶子宫韧带由此向后绕过直肠伸向骶骨
C. 两侧主韧带向外延伸变尖,呈"拿破仑帽"状
D. 增强扫描时,子宫颈与子宫体一致强化
E. 增强扫描时,子宫颈管无强化,呈晕环状


2. [多选题]关于CT定位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扫描时检查床不动
B. 扫描时X球管机架不动
C. 扫描时病人不能动
D. 定位扫描图像不是横断图
E. 扫描时旋转阳极球管的阳极靶面不动


3. [多选题]企业级影像集成平台直接参与(direct participation)的项目是

A. 超声信息系统
B. 检查注册
C. 受检者身份
D. 影像与报告归档
E. 影像与报告发布


4. [多选题]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有

A. 边界清楚、信号均匀,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B. “亮灯泡”征
C. 在T2WI上,信号强度随回波时间(TE)延长而增高
D. 强化方式与CT相似
E. 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5. [多选题]关于X线影像重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前后和左右几个方向的摄影表现人体结构
B. 物体
C. 膝关节正位照片中骨影像,是大小物体组织密度相等
D. 肺野中的肋骨阴影很明显,是大小物体组织密度相差很大
E. 放大摄影可使重叠的影像分开


6. [多选题]副鼻窦病变常见的异常X线征象有 ( )

A. 窦腔混浊、密度增加
B. 粘膜肥厚
C. 窦腔内软组织块影
D. 窦腔内液平面
E. 窦腔增大或缩小


7. [多选题]X线管中,阳极靶面的作用是 ( )

A. 散热
B. 发生X线
C. 阻止高速电子
D. 完成高压电路的回路
E. 产生电子流


8. [多选题]关于胸部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吸气时横膈上升
B. 胸锁关节在后前位,与第4后肋相重叠
C. 主动脉弓投影于右上肺野
D. RAO称第二斜位
E. 后前位比前后位心脏放大率大


9.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鳃裂囊肿CT征象 ( )

A. 呈边界清晰、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囊性肿块
B. 平扫时囊壁显示欠清,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
C. CT值在0~20HU之间,囊壁薄
D. 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囊液密度增高
E. 有时可见囊肿位于颈内和颈外动脉之间


10. [多选题]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 左前斜位——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后射向左前
B. 右前斜位——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后射向右前
C. 右后斜位——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前射向右后
D. 左后斜位——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前射向右后
E. 斜位——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前面射向后面


11. [多选题]X射线的生物效应,最终将导致

A. 细胞坏死
B. 遗传效应
C. 癌的发生
D. DNA和蛋白的生物构造的变化
E. 细胞与组织的原子.分子产生激发或电离


12. [多选题]观察气液平面或腹腔内游离气体可采用 ( )

A. 腹部仰卧前后位
B. 腹部仰卧水平侧位
C. 腹部站立前后位
D. 部俯卧后前位
E. 腹部左侧卧后前位


13. [多选题]定影的作用有

A. 中和碱性显影液
B. 停止显影
C. 使乳剂膜膨胀
D. 坚膜效果
E. 防止灰雾


14. [多选题]只做颅脑CT平扫即可明确诊断的疾病是

A. 脑梗死
B. 脑肿瘤
C. 颅脑外伤
D. 脑血管畸形
E. 颅脑先天性畸形


15. [多选题]下列副鼻窦摄片位置名称的组合,正确的有 ( )

A. 瓦氏位——Runstrom位
B. 瓦氏位——Water位
C. 柯氏位——LaW位
D. 柯氏位——CaldWell位
E. 柯氏位——Mayer位


16. [多选题]肿瘤鉴别诊断时可选的能谱成像技术有

A. 能谱曲线
B. 去除金属伪影
C. 物质分离
D. 碘基图
E. 图像优化显示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zw359z.html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