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的()发生改变的过程。
A. 安全性
B. 营养性
C. 感官性状
2. [单选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现场核查表中包括()个部分,共42个核查项目。
A. 7
B. 6
C. 4
D. 5
3. [单选题]测定花生酱(peanut butter)样品的细度时,取样品100g,置于1000mL的烧杯中,逐渐加水,不停搅拌,加水至800mL,使花生酱(peanut butter)呈现乳状液态,然后全部倒入()的标准检测筛中过筛。
A. 100目
B. 200目
C. 300目
D. 50目
4.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万式、进货日期等内容,记录至少保存( )。
A. 5年
B. 3年
C. 1年
D. 2年
5. [单选题]磷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测量范围为:()。
A. 0-500ml/m3
B. 0-600ml/m3
C. 0-800ml/m3
D. 0–1000ml/m3
6. [单选题]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A. 带电分子
B. 带电物质
C. 带电离子
D. 带电微粒
7. [单选题]细菌的形态很简单,基本可分为3类,其中不包括()。
A. 球状
B. 杆状
C. 链球状
D. 螺旋状
8. [单选题]GB/T20977规定,萨其马类的总糖指标要求不大于()。
A. 35.0%
B. 40.0%
C. 42.0%
D. 45.0%
9. [单选题]磷化氢环流熏蒸(phosphine recirculation fumigation)所用药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pesticide regulations-an)》的有关规定和有关质量标准的要求。根据()备足药剂。
A. 工作经验
B. 害虫发生的密度
C. 需要的熏蒸时间
D. 制定的熏蒸方案
10. [单选题]下列对粮食发热,理解错误的是()。
A. 粮食在储藏期间,粮堆温度上升的现象称为粮食发热
B. 粮食发热过程中霉菌、细菌和放线菌都参与,但以霉菌为主
C. 粮食发热是个连续的过程,包括:初发、升温和高温三个生物氧化阶段,以及最后可能发生的纯氧化自燃阶段
D. 粮食水分达到或高于RH70%的平衡水分时,微生物呼吸强度显著增高,放出热量,如在粮堆内积聚,粮食发热现象便会在粮堆发热区(点)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