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5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转折点(turning point)、冠心病心肌缺血、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运动量(amount of exercise)、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自律性(automaticity)、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敏感性和特异性(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 [单选题]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 A. 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B. 折返机制
    C. 房室旁路
    D. 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
    E. 心肌细胞自律性(automaticity)增高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亚极量运动试验是指极量运动量的
  • A. 65%~75%
    B. 75%~85%
    C. 85%~90%
    D. 85%~95%
    E. 90%~95%

  • [单选题]支持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折返机制的证据是
  • A. 心房刺激可以诱发和终止
    B. 可以被超速起搏拖带
    C. 碎裂电位
    D.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时,期前刺激后可重整
    E. 以上均是

  • [单选题]患者男性,41岁,运动中发生晕厥。心电图示窦性停搏(sinus arrest),临床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判断窦房结功能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 A. 窦房结恢复时间
    B. 诱发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C. 房室结前传文氏点
    D. 窦房传导时间
    E. 窦房结不应期

  • [单选题]测量QT间期离散度时,T波终点的确定方法是
  • A. T波下降支与TP段的交点
    B. T波与U波之间的转折点
    C. T波下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
    D. 若T波低平或测量有困难则放弃该导联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关于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肌炎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B. 心肌运动负荷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均低于静息显像
    C. 诊断“室壁瘤”的金标准是心肌灌注显像
    D.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可用于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
    E. 心肌灌注显像不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vnzl.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