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康复训练(rehabilitation training)、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正确认识(correct understanding)、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扁桃体(tonsil)、蛛网膜(arachnoid)、分泌物(secretion)、不充分(inadequacy)、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
[单选题]患者男性,19岁,咽痛伴畏寒、发热2天,体温最高39℃,查体见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覆脓性分泌物(secretion),该患者的治疗不恰当的是
A. 无热量短波
B. 紫外线使用强红斑量
C. 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扁桃体
D. 低强度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时,每穴照射5分钟
E. 紫外线石英导子伸入口腔照射咽腭弓及扁桃体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对康复的正确认识,应是
A. 康复就是让患者完全恢复健康
B.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以促进其重返社会
C. 康复就是按摩
D. 康复是让患者完全恢复原来的能力
E. 康复是完全解决患者的功能障碍
[单选题]患儿男性,4岁,脑瘫,痉挛型双瘫,需他人扶持或靠于墙壁站立,行走时剪刀步态,双侧膝反张,双脚蹬地不充分(inadequacy)。查体:四肢肌张力增高,下肢伸肌肌力2级,内收肌肌力2级,上肢屈肌肌力1级。双臀大肌、股四头肌肌力3级,针对其下肢的康复训练,错误的是
A. 抗阻训练提高下肢肌力
B. 被动持续牵拉降低肌张力
C. 8字绷带缠绕上下楼梯训练以改善膝反张
D. 双下肢(both lower limbs)重心转移、双杠内侧方行走训练立位平衡
E. 步行训练时注意增加患儿的伸髋角度,改善其下肢内收、内旋状态及骨盆前倾。
[单选题]大腿假肢步态评定中,"假肢处于站立期时,出现明显生理性腰椎前凸"属于
A. 扭动
B. 侧倾步态
C. 外展步态
D. 画弧步态
E. 腰椎前凸
[单选题]需用三角波对完全失神经肌肉进行治疗时,应选
A. 宽300ms、升500ms、降300ms
B. 宽300ms、升300ms、降200ms
C. 宽300ms、升500ms、降200ms
D. 宽500ms、升500ms、降300ms
E. 宽500ms、升300ms、降300ms
[单选题]下面关于心肺功能与运动耐力的说法有误的是
A. 运动耐力指机体持续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心肺功能和骨骼肌代谢
B. 长期制动或缺乏运动可致骨骼肌代谢能力降低,也可使心肺功能减退,从而影响运动耐力
C. 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表现为运动耐力减退
D. 任何原因的运动耐力衰退与心肺疾病的表现相似
E. 运动耐力的减退可出现于心肺疾病患者中,反之,心肺功能下降者都会有运动耐力的减退
[单选题]脑脊液及其循环的具体途径是
A. 侧脑室→中脑水管→第三脑室→室间孔→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arachnoid)下隙→蛛网膜(arachnoid)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B. 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侧脑室→室间孔→蛛网膜(arachnoid)下隙→蛛网膜(arachnoid)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C. 第三脑室→侧脑室→室间孔→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arachnoid)下隙→蛛网膜(arachnoid)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D. 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arachnoid)下隙→蛛网膜(arachnoid)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E. 第三脑室→中脑水管→侧脑室→室间孔→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arachnoid)下隙→蛛网膜(arachnoid)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ppp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