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一些青少年网民过分迷恋与网上的“ 人——机”式交往,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产生现实人际交往萎缩和角色错位的现象;爆炸般的网络信息的挤压揉搓,会加大青少年网民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引发“信息污染综合症”等心理障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会使青少年网民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做一些平时不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immoral)行为;长时间的上网会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网成瘾症”等心理疾病。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
A. 网瘾问题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视
B. 网瘾会让青少年出现品行障碍
C. 网瘾会给青少年造成情绪障碍
D. 网瘾会导致青少年的社会交际出现障碍
2. [单选题]小明把压岁钱140元存入银行,半年后共取出144.284元,月利率是多少?( )
A. 3.5‰
B. 5.1‰
C. 7‰
D. 9.4‰
3. [单选题]:2007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是( )元。
A. 1548
B. 1468
C. 1538
D. 1464
4. [单选题]服务质量:指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是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也是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根据以上定义。可以判断出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A. 当一项服务满足其目标顾客的期望时,服务质量就可认为是达到了优良水平
B.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市场的划分越来越(more and more)细,导致每项服务都要面对不同的需求
C. 连贯性要求服务提供者(provider)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保持同样的优良服务水平
D. 评价服务质量时,应该从被服务者的物质需求来看
5. [单选题]:认为“只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关系。摧毁自己的生命或健康并不意味着帮家人和社会做了一点事;相反,它意味着耗费了社会中的食品、健康服务、教育等有限的资源而对社会没有做出全部的贡献。下列观点不能直接从以上文字中推出的是: ( )。
A. 伤害自己其实也等于伤害了别人
B. 年轻人自杀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比老年人自杀来的大
C.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健康
D. 自杀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害,也给社会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