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毒素,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3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肾移植(kidney transplantation)、线粒体(mitochondria)、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溶酶体(lysosome)、尿沉渣(urinary sediment)、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超敏反应性疾病、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 [单选题]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毒素,这种现象称为

  • A. 转导
    B. 转化
    C. 结合
    D. 溶原性转换
    E. 原生质体融合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不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 A.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 花粉过敏反应
    C. 牛奶过敏反应
    D. 肠道寄生虫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
    E. 青霉素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 [单选题]网织红细胞的网状结构的主要成分(main components)
  • A. 溶酶体
    B. 糖原
    C. 核糖核酸
    D. 线粒体
    E. 脱氧核糖核酸

  • [单选题]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 A. 瑞氏(Wright)染色过程中染液固定血细胞的时间一般为1min左右
    B. 瑞氏染色时,如染色标本颜色偏红,则多见于染色时间短或缓冲液的pH偏酸
    C. 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法相比,前者嗜碱性颗粒易于着色
    D. 血涂片染色时,常用pH为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E. 可用pH为6.4的缓冲液进行瑞氏染色

  • [单选题]关于尿沉渣检验结果,以下组合错误的是
  • A. 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B. DIC患者--可见血小板管型
    C. 发热患者--可见透明管型
    D. 急性肾盂肾炎--可见闪光细胞
    E. 膀胱癌患者--可见异形细胞

  • [单选题]单向琼脂扩散法制板时是将
  • A. 抗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
    B. 抗原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
    C. 补体均匀地混入琼脂糖凝胶内
    D. 免疫复合物混入琼脂糖凝胶内
    E. 免疫标记物混入琼脂糖凝胶内

  • [单选题]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可侵犯
  • A. 睾丸
    B. 肾脏
    C. 骨骼
    D. 结肠
    E. 胃

  • [单选题]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是
  • A. 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
    B. 恶性增生伴分化成熟加快
    C. 无控制增生但分化成熟正常
    D. 细胞分化障碍但成熟正常
    E. 细胞分化正常但成熟障碍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l6znp.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