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男性,36岁。4个月前出现鼻塞,无盗汗,近1个月时有发热>38℃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2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后处理(post-processing)、人为因素(human factor)、穿透性(penetrating)、生存率(survival rate)、肾动脉造影(renal arteriography)、体重减轻(weight loss)、粉红色(pink)、绝对值(absolute value)、可选择(selectable)、电离作用(ionization)

  • [填空题]患者男性,36岁。4个月前出现鼻塞,无盗汗,近1个月时有发热>38℃,无体重减轻,接受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好, ECOG评分1级,颈部及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鼻窥镜见右侧鼻腔粉红色(pink)菜花样肿物、质软。鼻咽镜检查鼻咽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发现鼻咽右顶侧壁,侵犯右侧后鼻孔。右侧咽隐窝消失,左侧咽隐窝浅。LDH无异常。鼻咽活检理提示鼻咽喉NK/T细胞淋巴瘤,肝、肾功能无异常,全身PET/CT检查提示右侧鼻腔高代谢状态病灶,同侧上颌窦、筛窦、颈部未见异常代谢病灶,全身其它部位未见异常代谢病灶。诊断为鼻咽NK/T细胞淋巴瘤,Ⅰ期,低危组。

  • 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为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下述哪项为软骨内成骨 ( )
  • A. 颅盖骨
    B. 面骨
    C. 颅底
    D. 锁骨
    E. 下颌骨的一部分

  • [单选题]影响空间分辨率因素中,受人为因素制约的是 ( )
  • A. X射线扇形束的角度
    B. 空间采样频率
    C. 探测器孔径的大小
    D. 图像重建算法
    E. 采样间距

  • [单选题]下列X线特性中哪项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
  • A. 穿透性
    B. 生物效应
    C. 电离效应
    D. 感光效应
    E. 荧光效应 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空气的电离程度与空气所吸收X线的量成正比,因而通过测量空气电离的程度可测X线的量。X线射人人体,也产生电离效应,可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

  • [单选题]MRI对比增强常用的对比剂是
  • A. 泛影葡胺
    B. 欧乃派克
    C. 优维显
    D. 伊索显
    E. Gd-DTPA

  • [单选题]与胸部CT后处理技术无关的是
  • A. 摄影常规用双窗技术,即肺窗和纵隔窗
    B. 纵隔窗:窗宽300~500HU,窗位30~50HU
    C. 肺窗:窗宽800~1500HU,窗位800~600HU
    D. 对于外伤病人,应观察和摄影骨窗
    E. 对肺部的片状影,块状影及结节病灶,可选择(selectable)最佳的中间窗观察和摄影

  • [单选题]关于CT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又称为CT数
    B. 不是一个绝对值(absolute value)
    C. 其表示单位是Hu
    D. 随入射X线量的大小变化
    E. 是重建图像中的一个像素值

  • [单选题]关于X线物理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穿透作用
    B. 电离作用(ionization)
    C. 荧光作用
    D. 热作用
    E. 反射作用

  • [单选题]关于肾细胞癌影像学表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X线平片上病灶内可见点状、条状、弧线状钙化
    B. 尿路造影示肾盂与肾盏受压、移位、变形、拉长、闭塞
    C. 肾动脉造影示肿瘤血管一般较少
    D. CT检查病灶内可见钙化
    E. CT可见假包膜影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grlz.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