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5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特发性(idiopathic)、间隔时间(interval time)、主要原因(main cause)、心外膜(epicardium)、阵发性(paroxysmal)、常规心电图(conventional ecg)、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单选题]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加深加快
    B. 心排出量增加
    C. 外周血管(peripheral vascular)阻力增加
    D. 血压下降
    E. 心率增快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心肌除极与复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心房的复极是先除极的部位最后复极
    B. 心室的复极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C. 除极的扩布是被动的
    D. 复极的扩布是主动的
    E. 正常人心室除极波(QRS波群)与复极波(T波)方向相同

  •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缺损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 室间隔缺损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B. 可出现双侧心室肥大
    C. 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D. 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E. 以膜部缺损最多见

  • [单选题]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通常表现为
  • A. 一过性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
    B. 一过性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
    C. 一过性T波高耸或倒置
    D. 持续ST段抬高伴T波倒置
    E. 一过性Q波

  •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 A.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C. 恰遇交界区的有效不应期
    D.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E.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 [单选题]关于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
    B. ST段呈水平型压低≥0.1mV
    C. ST段呈下斜型压低≥0.1mV
    D. 持续时间≥1分钟
    E. 2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

  • [单选题]关于抗凝药物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 偶发阵性房颤无栓塞危险无需抗凝
    B. 急性房颤无需抗凝
    C. 频发的阵发性房颤无栓塞危险者也需抗凝
    D. 特发性房颤年龄小于60岁可不抗凝
    E. 持续性房颤小于48小时无需抗凝

  • [单选题]关于Coumel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比不伴有功能性阻滞时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延长35ms以上,则旁路位于束支阻滞同侧
    B. 旁路伴同侧束支阻滞时的心动过速,其RR间距延长主要是VA间期延长,而AV间期基本不变
    C. 旁路伴同侧束支阻滞时的心动过速,其VA间期延长的本质是室内传导时间延长,而旁路逆传时间不变
    D. Coumel定律可以用来对旁路进行定位
    E. 以上都对

  • [单选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的主要区别是
  • A. 房室分离
    B. P波与QRS波群无关
    C. 室性逸搏心律
    D. PP间距小于RR间距
    E. 心室夺获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e60rp.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