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房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7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自律性(automaticity)、正常人(normal)、起搏器综合征(pacemaker syndrome)、遗传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仪、研制成功(successfully developed)、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单选题]房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 A. 窦性心动过缓
    B. 反复搏动
    C. 并行心律
    D. 触发活动
    E. 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心房内折返激动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晕厥多次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4700ms,文氏点为160次/分。最适合该患者的起搏器类型是
  • A. AAI型起搏器
    B. VVI型起搏器
    C. VOO型起搏器
    D. VVT型起搏器
    E. 临时起搏器

  • [多选题]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 A. 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B. 转变为房扑
    C. 室性心动过速
    D.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E. 恢复窦性心律

  • [单选题]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B. 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C. 常有心脏结构异常
    D.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
    E. 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 [单选题]右束支和左前分支的供血主要来自
  • A. 左前降支
    B. 左回旋支的钝缘支
    C. 左回旋支的左室后支
    D. 右冠状动脉的窦房结支
    E. 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

  • [单选题]1957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 A. WillemEinthoven
    B. NormanJ.Holter
    C. F.N.Willson
    D. Frank
    E. ArthurMaster

  • [单选题]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B. 胸导联S波振幅逐渐降低
    C. Ⅰ导联和aVL导联的P波、QRS波群和T波颠倒
    D. aVF导联图形不变
    E. 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 [单选题]关于QT间期及QT间期离散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QT间期离散度是指不同心动周期的最大和最小QT间期的差别
    B. 正常人不同导联之间QT间期差异可达50ms
    C. 正常人Ⅱ导联QT间期最长
    D. 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QT间期离散度
    E. 胺碘酮可增加QT间期离散度

  • [单选题]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
  • A. 只包括心房
    B. 只包括心室
    C. 只包括房室结
    D. 包括心房和心室
    E. 包括心房、房室结、心室和旁路

  • [单选题]心电图机的最大灵敏度至少应达到
  • A. ≥2.5mm/mV
    B. ≥5mm/mV
    C. ≥10mm/mV
    D. ≥20mm/mV
    E. ≥30mm/mV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8knly.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