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发展史、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可吸收(absorbable)、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德国科学家、视神经孔(optic foramen)
[单选题]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呈53°位的是
A. 瓦氏位
B. 柯氏位
C. 瑞氏位
D. 斯氏位
E. 梅氏位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CT示咽旁间隙向外移位,提示占位病变来源于
A. 鼻咽
B. 颌下腺
C. 腺样体
D. 腮腺
E. 颈深淋巴结
[单选题]鼻窦黏液囊肿CT的典型征象为 ( )
A. 轮廓规则锐利
B. 骨壁变薄外移或部分消失,可吸收破坏
C. 腔内密度均匀而偏低
D. 窦腔膨大,有环形均匀薄层囊壁包围
E. 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
[单选题]关于“CT发展史”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对 ( )
A. 1969年发明,1972年首次报道
B. 由英德国科学家伦琴发明
C. 1974年应用于临床全身CT机
D. 多层螺旋CT已逐步取代常规CT
E. 最初仅用于头部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74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