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刺激性(irritation)、危险性(risk)、前瞻性(prospective)、体重增加(weight gain)、描述性方法(descriptive method)、外源性化合物(exogenous compounds)、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estimation of safety of chemical)、刺激作用(stimulation)、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单选题]试验的误诊率是
A. 80%
B. 20%
C. 60%
D. 40%
E. 30%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尼克酸缺乏时,4小时尿负荷尿中排出量应A、
尼克酸缺乏时,4小时尿负荷尿中排出量应
A.
[多选题]蛔虫病是儿童期常见的寄生虫病,对所有学生进行集体驱蛔的适应证是
A. 学生蛔虫感染率在20%以上
B. 学生蛔虫感染率在30%以上
C. 学生蛔虫感染率在40%以上
D. 学生蛔虫感染率在50%以上
E. 学生蛔虫感染率在60%以上
[单选题]下列哪项因素与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有关
A. 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
B. 毒物本身理化特性
C. 毒物的联合作用
D. 人体遗传特性
E. 酶的特性
[多选题]皮肤刺激试验是指皮肤接触化学毒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可以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丘疹和溃疡等。该试验已列入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estimation of safety of chemical)的内容之一。该试验结束时间应以完整地观察到可逆或不可逆刺激作用(stimulation)为准,一般推荐不超过A、1天
A. 5天
B. 7天
C. 14天
D. 30天
E. 根据结构活性关系及理化性质推测可能有腐蚀性的物质
F. 经皮途径染毒显示有很强的系统毒性的物质
G. 在急性经皮试验中染毒剂量达2000mg/kg仍未产生皮肤刺激症状
H. A、B均是
I. A、B、C均是
J. 2.0~5.9为中等刺激性
K. 0.5~1.9为中等刺激性
L. 6.0~8.0为中等刺激性
M. 2.0~5.9为轻刺激性
N. 0~0.4为轻刺激性
[单选题]通过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的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阳性预测值
D. 似然比
E. 患病率
[单选题]化学物危险度评定的内容不包括
A. 危害认定
B.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C. 接触评定
D. 危险度特征分析
E. 卫生标准制订
[多选题]对一种疾病的病因的某种可疑因素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可采用描述性方法或实验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区别是,在实验性调查研究中( )。
A.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大小相等
B. 这种研究是前瞻性的
C. 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是一致的
D. 由研究者决定哪一个组暴露于可疑因素,哪一个组做为对照组
E. 使用对照的方法
[单选题]我国生产、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
A.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条
B.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C.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D. 新品种审批原则及其程序
E. 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规定
[单选题]女性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
A. 乳房的增大
B. 月经初潮
C. 外阴色素沉着
D. 脂肪体重增加
E. 男女朦胧的爱慕心理出现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4xl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