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9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主要原因(main cause)、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达到目标(reach the target)、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右心衰竭
    B.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 室性心律失常
    D. 心脏破裂
    E. 乳头肌断裂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女性,25岁,感冒后2周后出现心悸、胸闷、多次发生昏厥。心率34次/分,律齐,可闻大炮音,无杂音。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效果不佳,下一步最恰当的处理是
  • A. 阿托品
    B. 麻黄素
    C. 安装临时起搏器
    D. 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
    E. 异丙肾上腺素+地高辛

  • [单选题]房室结双径路引起一段时间内PR间期持续延长的原因是由于
  • A. 分别经快慢径传导
    B. 分别经慢慢径传导
    C. 慢径路传导速度慢
    D. 快径路连续被慢径路下传的激动逆行隐匿除极
    E. 慢径路连续被快径路下传的激动逆行隐匿除极

  • [单选题]关于胺碘酮对心电图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对心率无影响
    B. 可引起QT间期延长
    C. 可出现QRS波群增宽
    D. 可出现T波低平或呈双峰状
    E. 可出现U波增高

  • [单选题]以下为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但不包括
  • A. 达到目标(reach the target)心率
    B. ST段偏移达到阳性标准
    C. 出现典型心绞痛
    D. 患者面色苍白、发绀
    E. 运动中收缩压升高≥10mmHg

  • [多选题]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
  • A. 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B. PR间期多在正常范围
    C. 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D. P波突然不能下传,脱落1次QRS波群
    E. 脱落前后RR间期恒定不变

  • [单选题]关于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第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倍数
    B. 第一度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体表心电图无法识别
    C. 第二度Ⅰ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与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相似
    D. 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可分为三度
    E. 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是由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所致

  • [单选题]关于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中各测量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P-Q(P-R)段的中位点定义为E点
    B. S波的终点定义为J点
    C. J点后的60~80ms定义为ST段的终点
    D. E点、J点和ST段终点的位置不能被操作人员修正
    E. 当心率变得很快时,ST段终点的位置可被分析软件自动修正

  • [单选题]关于2:1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2:1阻滞既可能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B. 2:1阻滞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C. 若记录到3:2阻滞,而PR间期恒定,则2:1阻滞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 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1、4:1下传,则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 静注阿托品后,变为3:2下传,PR间期逐渐延长,则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4ppe59.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