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粮食及制品酸度测定中制各样品时,样品采用()粉碎。
A. 匀浆机
B. 研钵
C. 粉碎机(grinder)
D. 碾压
2. [单选题]储粮害虫的检查期限规定:粮温在15℃~25℃时,检查期限为()内至少检查一次。
A. 每天
B. 每周
C. 每15天
D. 每20天
3. [单选题]关于食品检验中化学试剂的选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进行痕量分析时,用优级纯试剂
B. 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和不同的分析方法用不同等级的试剂
C. 进行痕量分析时,用分析纯试剂
D. -般车间控制分析可用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chemically pure reagent)
4. [单选题]果酒、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理:在低温条件下,样品中的游离二氧化硫与()过量反应生成硫酸,再用碱标准溶液滴定(standard solution titration)生成的硫酸。
A. 过氧化钠
B. 过氧化氢
C. 甲醛
D. 过氧化氢
5. [单选题]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所用溶液中需要现用现配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酸性磷酸盐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过氧化氢溶液
6. [单选题]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平板时,为保证无菌操作,倾注口与火焰的安全距离以控制在()左右为宜。
A. 5cm
B. 10cm
C. 20cm
D. 25cm
7. [单选题]对关键控制点验证的目的是()。
A. 证实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
B. 证实没有对食品安全产生危害
C. 确保关键控制点控制的有效性
D. 确保没有发生偏离
8. [单选题]下列对粮食发热,理解错误的是()。
A. 粮食在储藏期间,粮堆温度上升的现象称为粮食发热
B. 粮食发热过程中霉菌、细菌和放线菌都参与,但以霉菌为主
C. 粮食发热是个连续的过程,包括:初发、升温和高温三个生物氧化阶段,以及最后可能发生的纯氧化自燃阶段
D. 粮食水分达到或高于RH70%的平衡水分时,微生物呼吸强度显著增高,放出热量,如在粮堆内积聚,粮食发热现象便会在粮堆发热区(点)开始出现
9. [单选题]下列关于溶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溶质可以是气体
B. 单纯的一种物质不能叫作溶质
C. 溶质只能是单质
D. 溶质可以是固体
10. [单选题]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由()以及两者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组成。
A. 国际单位制单位、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B. SI单位、国际上常用的非SI单位
C. 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D. 国际单位制单位、我国常用的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