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输血反应(transfusion reaction)、血循环(blood circulation)、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反应类型、低浓度(low concentration)、原始记录(original record)、第一期(the first period)、溶血性尿毒症(hemolytic uremic)
[单选题]试剂质控正确的是
A. 每批次试剂在正式使用前进行一次即可
B. 每月第一个工作日进行
C. 每周一进行
D. 每次试验前进行
E. 每天进行3次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A.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 溶血性反应
C. 枸橼酸盐中毒
D. 细菌污染反应
E. 循环负荷过重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质控物性能的指标
A. 稳定性
B. 瓶间差
C. 定值和非定值
D. 分析物水平
E. 保存的要求
[单选题]针对意外抗体筛选试验室内质量控制,不正确的做法是
A. 使用弱的抗-D质控血清加试剂红细胞作为质控
B. 使用强的抗-D质控血清加试剂红细胞作为质控
C. 使用已知具有临床意义和特异性且呈弱反应的人源性血清作为附加质控血清
D. 使用已知具有临床意义和特异性且与试剂红细胞呈现++反应的人源性血清作为附加质控血清
E. 常规情况下,需要建立自身对照
[单选题]对于梅毒试验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第一期(the first period)梅毒的早期,血清学试验常是阳性
B. 相当多的人心磷脂抗体试验阳性,他们的血循环中并没有螺旋体
C. 梅毒诊断分为非特异性检测方法和特异性检测方法
D. 梅毒诊断的非特异性检测方法有USR、RPR、TRUST
E. 梅毒诊断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有TPHA、TPPA等
[单选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的常规方法,以下有关其基本原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保持其免疫活性
B. 将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既保持免疫活性又保持酶活性
C. 测定时将含待测抗原或抗体与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按一定程序,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形成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
D. 经洗涤使固相载体上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倒
E. 加入底物后,底物被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结合物催化变成有色产物,通过检测有色产物吸光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单选题]血站涉及的血源,采供血和检测的原始记录(original record),必须保存多少年
A. 1年
B. 5年
C. 10年
D. 20年
E. 50年
[单选题]高浓度甘油慢冻法和低浓度(low concentration)甘油超速冷冻法制备冰冻红细胞的冰冻温度和解冻温度分别为
A. -196℃,37~40℃;-80℃,45℃
B. -196℃,45℃;-80℃,37~40℃
C. -80℃,45℃;-196℃,37~40℃
D. -80℃,37~40℃;-196℃,45℃
E. -80℃,4℃;-196℃,37~40℃
[单选题]属于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范畴的是
A. 地中海贫血
B. 溶血性尿毒症(hemolytic uremic)
C.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4e6l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