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卫生2023MRI技师考试试题下载(2V)相关信息,更多卫生2023MRI技师考试试题下载(2V)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有关信号平均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指在K空间里一特定列被采样的次数
B. 指数据采集的重复次数
C. 增加采集次数可降低信噪比
D. 增加采集次数会减少扫描时间
E. 信噪比大小与信号平均次数的立方根成反比
2. [多选题]CT扫描技术中关于“螺距”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的距离.
B. 它所代表的是两个数据的比值
C. 与检查床运行方向扫描的覆盖率有关
D. 与图像的纵向分辨力有关
E. 单层螺旋扫描螺距等于1时可产生4、8、16幅或更多图像
3. [多选题]拟定CTA检查的患者,检查前48h可继续服用的是
A. 万艾可
B. 镇静剂
C. 阿司匹林
D. 二甲双胍
E. β-受体阻滞剂
4. [单选题]关于CT应用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T不仅应用于医学图像对疾病的诊断,还常用于工业、农业等方面
B. 在影像学检查中,CT检查几乎可用于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和器官
C. CT检查空间分辨力高,使影像检查的范围扩大
D. CT的增强扫描,可以观察到病灶部位血供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E. CT可以对心脏冠状动脉钙化和骨密度进行测量
5.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B.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C.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D.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E. 利用音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白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6. [单选题]表示胶片对比度的参数为
A. 感光度
B. 灰雾度
C. 最大密度
D. 平均斜率
E. 宽容度(latitude)
7. [单选题]曝光时,X线管和探测器不动,而床带动被检者动,称为
A. 常规扫描
B. 定位扫描
C. 连续扫描
D. 动态扫描
E. 重叠扫描
8. [单选题]关于膝关节侧位的显示标准,错误的是
A. 膝关节间隙位于照片正中,股骨内外髁重合
B. 髌骨呈侧位显示,无双边影
C. 股髌关节间隙完全显示
D. 腓骨小头前1/3与胫骨重叠
E. 股骨与胫骨长轴夹角为90°~100°
9. [单选题]临床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CT检查应采用
A. 横断平扫
B. 冠状位平扫
C. 平扫加增强
D. 直接增强
E. CTA
10. [多选题]关于多层螺旋CT基本参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螺距指扫描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的距离与全部射线束宽度的比值
B. 周围间隙现象是指由于射线衰减吸收差引起的图像失真和CT值改变
C. 重建是一种不涉及原始数据处理的图像处理方法
D. 像素是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
E. 时间分辨力与扫描覆盖范围和重建方式无关
11. [单选题]成像过程中,潜影加热的适宜温度是
A. 100°C
B. 110°C
C. 120°C
D. 130°C
E. 140°C
12. [单选题]关于失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失超表示超导环境的突然失去
B. 人为因素可以导致磁体失超
C. 当液氮液面降低到安全线以下时,可能会发生失超
D. 强烈震动(如地震)也可导致磁体失超
E. 失超后的磁体必须更换
13. [单选题]关于颅脑CT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横断面扫描基线最常用的是听眉线
B. 冠状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
C. 观察脑组织结构取窗宽150~200HU、窗位35HU
D. 脑梗死应先做平扫然后增强
E. 脑膜瘤只做平扫检查
14. [单选题]关于腰椎前后位显示标准,错误的是
A. 照片包括腰1—腰5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
B. 椎体序列清晰显示于照片正中
C. 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D. 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影
E. 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清晰可见
15. [单选题]人体组织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之分,自由水是指
A. 分子游离而不与其他组织分子相结合的水
B. 与蛋白等大分子结合的水
C. 存在于细胞外间隙中的水
D. 存在于血浆中的水
E. 自然运动频率低的水
1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颅脑平扫的适应证
A. 颅内出血
B. 脑梗死
C. 脑萎缩
D. 脑血管畸形
E. 先天性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