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异丙醇(isopropanol)、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蛋白尿(proteinuria)、阵发性(paroxysmal)、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外源性途径(extrinsic pathway)
[单选题]关于凝血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由因子Ⅻ的激活启动凝血
B. 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extrinsic pathway)没有联系
C. 组织因子可以直接激活因子Ⅹ
D. 因子Ⅻ缺陷易引起出血
E. Ⅶ因子与TF结合后发生分子构型改变而激活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男性,14岁,检查发现贫血貌。血红蛋白95g/L,脾肋下5cm可及,无自觉症状。网织红细胞计数7.8%;周围血片见较多靶形红细胞;血清铁1250μg/dl,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下列哪项检查在此病例应异常
A.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B. Ham试验
C. Coombs试验
D.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E. 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单选题]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B. 不稳定Hb-异丙醇试验阳性
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抗碱血红蛋白测定增高
D. G6PD缺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增高
E. PNH-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
[单选题]下列均符合漏出液形成机制,但除外
A. 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B. 毛细血管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减低
C. 水钠潴留
D. 静脉栓塞
E. 淋巴回流受阻
[单选题]不属于按发病机制对溶血性贫血进行的分类
A. 血红蛋白病
B.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D. 血管内溶血性贫血
E. 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多选题]出现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的疾病
A. 巨幼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
D.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
E.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499x3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