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以下关于肌张力过强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1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重要意义(significance)、腕关节(wrist joint)、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增强体质(build up health)、指关节(finger joint)、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m examination)

  • [单选题]以下关于肌张力过强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肌张力过强时的阻力包括动态成分和静态成分
    B. 肌张力过强的动态成分为肌肉被动拉伸时神经性(反射性的)因素所致的阻力
    C. 肌张力过强的静态成分为神经性因素所致的阻力
    D.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张力过强是神经性因素单一作用的结果
    E. 痉挛相当于肌张力过强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等长训练操作注意事项不包括
  • A. 等长训练可改善肌肉耐力,作用较好
    B. 短暂最大训练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5~10s者,可不加大负荷
    C. 短促等长训练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律性呼吸,预防血压升高
    D. 多点等长训练适合于关节运动尚可但无法进行动态抗阻训练的患者
    E. 多点等长训练时,每一点的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

  • [单选题]患者男,20岁,手指及手腕关节部位深Ⅱ°烧伤。正确的手腕及掌指关节(finger joint)应保持在
  • A. 腕背伸15°~30°,掌指关节(finger joint)屈曲70°~90°
    B. 腕背伸0°~10°,掌指关节(finger joint)屈曲50°~80°
    C. 腕背伸15°~20°,掌指关节(finger joint)屈曲40°~60°
    D. 腕背伸10°~20°,掌指关节(finger joint)屈曲60°~80°
    E. 腕背伸20°~40°,掌指关节(finger joint)屈曲70°~90°

  • [单选题]痉挛的姿势和体位治疗不包括
  • A. 钟摆试验
    B. 急性期开始采取抗痉挛的姿势体位
    C. 脑瘫患儿的正确抱姿
    D. 脊髓损伤患者利用斜板床站立,也可减轻下肢肌痉挛
    E. 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采取卧位抗痉挛模式体位,可减轻肌痉挛

  •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咳嗽、咳痰4年,每年冬季发作,每次持续3个月,有吸烟史,应向患者宣教的内容,错误的是
  • A. 戒烟指导
    B. 暂无需临床治疗
    C.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识别及预防
    D. 采用防感冒按摩、冷水洗脸等方法增强体质(build up health)预防感冒
    E. 若病情发展,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阻塞性肺气肿

  • [单选题]临床中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是
  • A. 定量分析法
    B. 定性分析法
    C. 实验室力台检查法
    D. 表面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m examination)
    E. 运动学检查

  • [单选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 A. 正常成人前倾角平均为13°(12°~15°)
    B. Harris髋关节评分和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最常用
    C. 前倾角增大常与髋外翻并存,易发生髋关节脱位
    D. 假体柄周围骨的透亮带在预示假体松动方面有重要意义
    E. 正常成人颈干角平均为127°(125°~130°),若小于此角为髋外翻

  • [单选题]壁胸膜和脏胸膜
  • A. 在胸膜顶处移行
    B. 在肺裂处移行
    C. 在肺根处移行
    D. 在肋膈隐窝处移行
    E. 在肺底处移行

  • [单选题]截瘫患者摆至步的行走方法为
  • A. 伸出左腋杖→伸出右腋杖→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
    B. 同时伸出两支腋杖→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
    C. 伸出左腋杖→迈出右脚→伸出右腋杖→迈出左脚
    D. 先将肌力较差的→侧脚和两侧腋杖同时伸出→再将对侧足伸出
    E. 一侧腋杖和对侧足同时伸出→余下的腋杖和足再同时伸出

  • [单选题]高血压康复的治疗原理,错误的是
  • A. 运动对舒张期高血压有良好的作用
    B. 动力性运动数分钟后血压会高于安静水平
    C. 长期训练后(1~2周以上)安静血压可下降
    D. 运动训练和饮食控制结合,可有效地降低血液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E. 运动训练和饮食控制结合,可有效地增加血液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48rn7p.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