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法律规定、若干问题(some problems)、补充侦查(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人民检察院、债务纠纷(debt disputes)、债权债务关系(debtor-creditor relationship)、《商标法》(the trademark law)、纠纷案件(dispute case)、调查核实
[多选题]1983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the trademark law)生效;2002年9月15日,国务院制定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生效;2002年10月16日,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dispute case)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商标法实施条例》是部门规章
B. 《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dispute case)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解释
C. 《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效力要低于《商标法》(the trademark law)
D. 《商标法实施条例》是《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dispute case)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母法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法院在审理一起抢夺案时,发现被告人朱某可能有自首情节,但起诉书和移送材料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关于法院应当如何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运用庭外调查权调查核实
B. 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
C. 裁定驳回起诉
D. 根据已有证据定罪量刑
[多选题]《疑狱集》载:"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有妻杀夫,因放火烧舍,乃诈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诣官诉妻,妻拒而不认。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乃积薪烧之,察杀者口中无灰,活者口中有灰。因验夫口中,果无灰,以此鞫之,妻乃伏罪。"下列关于这一事例的哪些表述是不成立的?
A. 作为县令的张举重视证据,一般用猪来作为证据
B. 张举之所以采取积薪烧猪的方法来查验证据,乃因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刑讯的程序
C. 该案杀人者未受刑而伏罪,因其符合当时法律规定禁止使用刑讯的一般条件
D. 张举在这个案件中对事实的判断体现了当时法律所规定的"据状断之"的要求
[单选题]第 35 题 2006年,顺达乡因干旱歉收,该乡李家坡村民拖欠统筹、提留款的情况越来越多。顺达乡人民政府让拖欠款项的农户出具欠条,写明所欠钱数及还款日期。如逾期不还,乡政府有权凭该欠条以债务纠纷提起诉讼。时至2007年年初,十户农民仍未交清所欠款项,乡政府告上了乡基层法庭,要求法庭判决上述农民偿还欠款,并支付利息等损失。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乡政府向农民追缴提留款的行为属于行政征收行为
B. 乡政府可以成为行政诉讼原告,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C. 本案农户与乡政府有欠款凭证,这属于债务纠纷,且债权债务关系(debtor-creditor relationship)明晰,法庭应当受理
D. 本案不属法院受案范围,应该不予受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zpg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