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使用抗生素时易使口咽部(口腔)菌群发生变化,菌群主要变化特点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8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核蛋白(nucleoprotein)、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破伤风(tetan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血凝素(hemagglutinin)、血常规(blood routine)、神经毒素(neurotoxin)、抗毒素(antitoxin)、发生变化、血清凝集反应(serum agglutination reaction)

  • [多选题]使用抗生素时易使口咽部(口腔)菌群发生变化,菌群主要变化特点可为 ( )

  • A. 细菌总量减少
    B. 细菌种类多样性增加
    C. 细菌种类减少
    D. 阳性球菌减少明显
    E. 细菌总量增加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流感病毒具有 ( )
  • A. 单股正链分节段RNA
    B. 螺旋对称的核蛋白
    C. M蛋白
    D. 双层包膜
    E.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 [多选题]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表面菌膜生长,是由于 ( )
  • A. 专性需氧
    B. 有菌毛粘附
    C. 由于鞭毛的运动
    D. 液面营养更丰富
    E. 细胞壁含大量脂质

  • [多选题]鉴定非发酵菌的重要试验为
  • A. 氧化酶试验
    B. 葡萄糖O-F试验
    C. 动力与鞭毛
    D. 触酶试验
    E. DNA酶试验

  • [多选题]确证HIV感染常用的实验方法有 ( )
  • A. ELISA试验
    B. Western-blot试验
    C. RIP法
    D. RIA法
    E. 免疫荧光法

  • [多选题]能产生神经毒素(neurotoxin)的细菌有
  • A. 破伤风梭菌
    B. 肉毒梭菌
    C. 霍乱弧菌
    D. 志贺菌A群Ⅰ型
    E.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 [多选题]在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 A. 中和抗体
    B. 致敏T细胞
    C. 干扰素
    D. 中性粒细胞
    E. 抗毒素(antitoxin)

  • [多选题]患者,发热1周余,伴有心脏杂音,怀疑心内膜炎。需做的必要检查包括
  • A. 尿常规
    B. 咽拭培养
    C. 类风湿因子检查
    D. 血培养
    E. 血常规

  • [多选题]伤寒皮疹特点是
  • A. 分批出现,分布于胸、腹部
    B. 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退色
    C. 直径2~4mm,多在10个以内
    D. 多在2~4天内消失
    E. 多在1周后消失

  • [多选题]属于血清凝集反应(serum agglutination reaction)的有 ( )
  • A. 抗“0”试验
    B. Widal试验
    C. Elek试验
    D. Ascolis试验
    E. Weil-Felix反应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qvyo7d.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