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卫生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专业每日一练(08月01日)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8-01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07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卫生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专业每日一练(08月01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医学初级专业每日一练(08月01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离子交换层析原理(chromatography principle),正确的是( )。

A. 酶与底物反应
B. 抗原抗体反应
C. 分子量的大小
D. 凝胶介质形成的多孔网状结构
E. 纤维素或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2. [单选题]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

A. 物理
B. 化学
C. 物理和化学
D. 热力
E. 过滤


3. [单选题]在我国,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福氏志贺菌
B. 宋内氏志贺菌
C. A+B
D. 以上都不是
E. 鲍氏志贺菌


4. [单选题]某医院在进行病案讨论时,有关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在各医生问有很大分歧,出现的以下各种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统称医院内感染
B. 交叉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
C. 内源性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
D. 医源性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
E. 以上均不是


5. [单选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指( )。

A. 单核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E. 中性粒细胞以外的细胞


6. [单选题]鞭毛染色属于

A. 单染法
B. 革兰染色
C. 抗酸染色法
D. 复红染色法
E. 特殊染色法


7. [单选题]关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由其毒力质粒编码一组对致病作用至关重要的外膜蛋白
B. W抗原是由其毒力质粒编码的
C.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耐热性肠毒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侵袭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E.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负责低钙反应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8. [单选题]常见的蛋白染色方法是

A. ChromaPhor系统染色法
B.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C. 银染法
D. EB染色法
E. 抗酸染色


9. [单选题]有关细菌营养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细菌可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B. 自营菌所需能源来自无机物
C. 异养菌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
D. 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
E. 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parasitic fungi)两大类


10.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属于

A. DNA病毒科
B. 嗜肝DNA病毒科
C. 微小RNA病毒科
D. 小RNA病毒科
E. 逆转录病病毒科


11. [单选题]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每克或每毫升眼部及口唇等黏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

A. 不得检出
B. 10CFU
C. 100CFU
D. 500CFU
E. 1000CFU


12. [单选题]生物安全等级I级(P1)的媒介是指( )。

A. 普通无害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B. 条件致病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C. 一般性可致病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D. 烈性/致命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但感染后可治愈
E. 烈性/致命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后不可治愈


13. [单选题]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是

A. 呈多形性
B. 可通过滤菌器
C. 无细胞壁
D. 对青霉素不敏感
E. 液体培养时不易见到浑浊


14. [单选题]伤寒与副伤寒为乙类传染病,其传播方式为( )。

A. 通过污染的空气传播
B. 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经口传播
C. 通过病人的密切接触传播
D. 通过血液传播
E. 通过共用毛巾、牙刷等物品传播


15. [单选题]按细菌外形,细菌可分为

A. 球菌,杆菌,螺旋菌
B. 链球菌,杆菌,螺旋菌
C. 螺杆菌,球菌,杆菌
D. 链球菌,螺杆菌,球菌
E. 链球菌,杆菌,螺旋菌


16. [单选题]细胞冻存时,细胞悬液的冻结速度一般要求为

A. 5℃/min
B. 10℃/min
C. 20℃/min
D. 30℃/min
E. 40℃/min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q5r87x.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