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确定药物四气的理论依据是
A. 从人体的感觉总结出来的
B. 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 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 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E. 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等推导出来的
2. [单选题]位于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的耳穴是( )
A. 盆腔
B. 神门
C. 内生殖器(internal genitalia)
D. 肝
E. 肾上腺
3. [单选题]泻白散证的发热特征是
A. 皮肤蒸热
B. 入暮潮热
C. 往来寒热
D. 日晡潮热
E. 夜热早凉
4. [单选题]具有平肝潜阳(soothing liver and anchoring yang)、明目作用的药是
A. 龙骨
B. 石决明
C. 龙胆
D. 车前子
E. 牡蛎
5. [单选题]治疗温病"邪留三焦",叶氏主张
A. 分消上下
B. 开达膜原
C. 辛开苦降
D. 芳香宣化
E. 顾护阳气
6. [单选题]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
A. 身黄渐退
B. 腹满减轻
C. 小便当利
D. 尿如皂角汁状
E. 身溅然汗出而解
7. [多选题]十二经脉"外络于支节"是指( )
A. 四肢
B. 皮肉
C. 筋骨
D. 有穴通路
E. 十二经别(branches of the twelvemeridians)
8. [多选题]《温热论》对表邪未解,肺津又伤的治疗,提出“上者上之”的原则,其意为:( )
A. 邪犯上焦手太阴肺卫,病位在上,当使病邪从上而解
B. 主用辛凉疏解,清肃上焦
C. 佐以滋而不腻,轻清上达,养肺生津之品,如麦冬、花露、芦根汁等
D. 不宜浓浊厚味之药
E. 使在上部的病邪向上而行
9. [单选题]理中丸证若见渴欲得水者,当作如下的化裁
A. 加重白术用量至四两半
B. 去术加桂四两
C. 加茯苓二两
D. 加天花粉三两
E. 加人参至四两半
10. [单选题]薯蓣丸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其功效特点是
A. 扶正为主兼祛邪
B. 扶正
C. 祛邪为主兼扶正
D. 祛邪
E. 缓中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