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早出现的日期。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5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肥大细胞(mast cell)、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免疫能力(immunologic competence)、肠系膜上(superior mesenteric)、食物残渣(food residue)、性休克(stubborn shock)

  •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早出现的日期。

  • A. 第1病日
    B. 第2病日
    C. 第3~4病日
    D. 第7病日
    E. 第10病日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莱姆病第三期的临床特点为 ( )
  • A. 慢性游走性红斑
    B. 神经系统三主征
    C. 循环系统症状
    D. 关节损害
    E. 发热

  • [多选题]舌生芒刺的临床意义可以是( )
  • A. 胃脘食滞
    B. 热入营血
    C. 肝胆火盛
    D. 气分热盛
    E. 心火亢盛

  • [单选题]吐血的特有症状为( )
  • A. 血中夹有食物残渣(food residue)
    B. 出血
    C. 呕吐
    D. 大便秘结
    E. 柏油样便

  • [单选题]在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 A. 20%甘露醇静脉推注
    B. 654-2或东莨菪碱静脉注射
    C. 大剂量5%Glucose静脉滴注
    D. 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E. 尼可刹米,洛贝林静脉注射

  • [单选题]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部位是 ( )
  • A. 食管一胃底静脉
    B. 肠系膜上(superior mesenteric)动脉
    C. 肠系膜下静脉
    D. 脾静脉
    E. 肝动脉

  • [单选题]关于感染性休克(stubborn shock)的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 )
  • A. 由于病因等直接作用引起体内多种缩血管的物质增加
    B. 无氧代谢酸性产物增加
    C. 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缓激肽形成增多,致微动脉扩张,通透性增加
    D. DIC发生在微循环衰竭期,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E. 交感 - 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致血管痉挛收缩,引起缺氧及血容量不足

  • [多选题]机体感染病原体后的表现主要取决于
  • A. 机体的免疫能力(immunologic competence)
    B. 外界环境
    C. 病原体的致病力
    D. 治疗方法
    E. 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nllx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