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女性,65岁。8年前逐渐出现记忆减退,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容易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1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阿司匹林(aspirin)、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艾滋病患者(aids patients)、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primary dilated cardiomyopathy)、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情感淡漠(apathy)、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paroxysmal tachycardia)

  • [填空题] 患者女性,65岁。8年前逐渐出现记忆减退,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做菜反复放盐,有时候会忘记关煤气,说过的话反复重复;判断能力下降,她常常不理解别人的讲话,不能对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她慢慢地对家务劳动漫不经心,经常算错账,不能独立去购物。有时叫不出常用物体的名字,连以前很熟悉的老朋友的名字都常常叫错。逐渐对新的事物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apathy),偶尔激惹;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出门经常找不着回家的路,有时在熟悉的小区内也会走失;近3年来讲话逐渐减少,与家人缺乏主动交流,不记得自己孩子的姓名。多疑,总是怀疑有人要偷她的东西,而且自言自语。近2年来不会独立穿衣,偶尔尿失禁而不自知。目前患者在家人的带领下,可以在小区内独立行走活动。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退休前从事会计工作。

  • 目前指南推荐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有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心脏骤停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 A. 基础病
    B. 心功能
    C. 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D. 心电活动的类型
    E. 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

  • [多选题]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中以下哪些治疗原则是正确的
  • A. 给予吗啡10mg静脉注射镇痛
    B. 给予钙拮抗剂增加冠脉血流
    C.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时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
    D. 给予强心药洋地黄制剂治疗急性心力衰竭
    E. 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 [单选题]不属于胸痹病因的是( )
  • A. 寒邪内侵
    B. 心虚胆怯
    C. 饮食不节
    D. 情志失调
    E. 年迈体虚

  •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肥厚型心肌病病情加重的因素
  • A. 剧烈运动
    B. 洋地黄
    C. 持重
    D. β受体阻滞剂
    E. 高血压

  • [单选题]女性,30岁,心悸、气短、下肢水肿1年。查体: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有舒张期奔马律,心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3cm,:心影向两侧增大。经强心、利尿治疗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心界明显缩小,心脏杂音较前减轻,奔马律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B. 急性心肌炎
    C. 急性心包炎
    D.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E.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 [单选题]预激综合征最易引起的心律失常是
  • A.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B. 心房颤动
    C. 心室颤动
    D. 心房扑动
    E.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paroxysmal tachycardia)

  • [单选题]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 A. 接触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肠道隔离
    D. 虫媒隔离
    E. 血液、体液隔离

  • [单选题]女性,36岁,近2个月于剧烈活动时常发生眩晕及短暂意识丧失。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为1.6,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急性心肌梗死
    B. 原发性高血压
    C. 主动脉瓣狭窄
    D. 肥厚型心肌病
    E. 先天性心脏病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支气管呼吸音的特征
  • A. 强度响亮
    B. 高音调
    C. 吸气相与呼气相之比为1:1
    D. 呈管样性质
    E. 正常人于胸骨上窝可闻及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n8kr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