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肩周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反射亢进、短时记忆力、基本完成(basically completed)、双下肢无力
[填空题]患者,男,55岁。双下肢无力半年,右侧明显,近2个月步态不稳,右手不能扣纽扣。无外伤史,无发热。体格检查,颈背部无明显压痛,两上肢前臂、手及上臂尺侧皮肤感觉减退,右侧尤其明显,四肢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反射亢进,双侧膝踝反射亢进,右髌阵挛阳性,右巴宾斯基征阳性。
下列哪项对该患者最不利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对肩周炎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 自愈性疾病,无须治疗
B. 物理治疗
C. 功能锻炼
D. 局部封闭
E. 非甾体类抗炎药
[单选题]有助于增加感觉刺激输入的体位是
A. 仰卧位
B. 半卧位
C. 俯卧位
D. 健侧侧卧位
E. 患侧侧卧位
[单选题]脑脊液及其循环的具体途径是
A. 侧脑室→中脑水管→第三脑室→室间孔→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B. 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侧脑室→室间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C. 第三脑室→侧脑室→室间孔→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D. 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E. 第三脑室→中脑水管→侧脑室→室间孔→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硬脑膜窦→入血
[单选题]关于脑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最早发育
B. 3岁时接近成人脑重
C. 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增多
D. 出生时已经发育得较完善,大脑皮质厚度接近成人
E. 5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basically completed)
[单选题]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其康复处理的方法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 心理治疗
B. 增强肌力训练
C.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D. 环境改造
E. 应用矫形器与辅助具
[单选题]关于孤独症的治疗,错误的是
A. 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
B. 对孩子行为的宽容和理解
C. 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
D.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是高强度的行为疗法
E. 采用以药物治疗为主、教育和训练为辅的办法
[单选题]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A. 1~2秒
B. 20~40秒
C. 60~70秒
D. 70~80秒
E. 50~60秒
[单选题]Norton压疮危险因素评定量表,其将患者各项情况评定打分,表明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的是总分等于或低于
A. 12分
B. 14分
C. 16分
D. 18分
E. 20分
[单选题]关于PNF操作技术注意事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螺旋性对角线活动不是必须通过中线
B. 所有的动作均由相反方向的运动组成(伸和屈)
C. 重视旋转动作的完成,加强对本体感觉的刺激
D. 活动前诸肌群应处在原始初长度,以利于充分活动和牵拉
E. 动作的开始和结束时加强肌腱的牵拉和关节的挤压,加强本体感觉的刺激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kz9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