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6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洋地黄中毒(digitalis toxication)、遗传性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 [单选题]关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心肌细胞每发生一次除极和复极的过程构成一次动作电位
    B. 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除极
    C. 除极的细胞再次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
    D. 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复极
    E. 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外排列阳离子,细胞膜内排列阴离子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P波与QRS波群无关
    B. 无QRS波群脱落
    C. PR间期恒定,间断出现QRS波群脱落
    D. 房室传导比例常为3:1~4:1
    E. 房室传导比例不会出现3:2或4:3

  • [单选题]Vieussens环是指
  • A. 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
    B. 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旋支
    C. 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的动脉环
    D. 回旋支发出的左室后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
    E. 前降支发出的右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后降支

  • [单选题]某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QRS-T波不易辨认,代之以频率约为400次/分的颤动波,诊断为
  • A. 窦性停搏
    B. 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C. 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E. 心室颤动

  • [单选题]引起心电图波形振幅减低的因素有
  • A. 肥胖
    B. 肺气肿
    C. 胸腔积液
    D. 心包积液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下列哪种心动过速不是由于折返所致
  • A. 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
    B.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 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D.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 洋地黄中毒所致房性心动过速

  • [单选题]正常成人的PR间期为
  • A. 0.10~0.20s
    B. 0.12~0.20s
    C. 0.06~0.08s
    D. 0.32~0.44s
    E. 0.08~0.22s

  • [多选题]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可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B. 常因运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
    C. 常有心脏结构异常
    D.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
    E. 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

  • [单选题]符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M型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是
  • A. 二尖瓣前叶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前后叶呈镜像运动
    B. 二尖瓣前叶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前后叶呈同向运动
    C. 二尖瓣前后叶呈双峰镜像
    D. 二尖瓣前叶CD段向后移位,呈“吊床样”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8kozr.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