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低电压(low voltage)、可逆性(reversibility)、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心室不应期(ventricular refractory period)、各种形式(various forms)、脉冲幅度(pulse amplitude)、Ⅱ类抗心律失常药、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单选题]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心肌广泛纤维化是出现心电图改变的病理基础
B. 可出现心房颤动、传导阻滞和各种心律失常
C. 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
D. 心电图改变常无特异性
E. 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肌通常
A. 已发生坏死
B. 已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C. 仍为可逆性损伤
D. 已发生淀粉样变性
E. 已纤维化
[单选题]关于魏登斯基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两个节律点之间的正性传导的干扰现象
B. 发生在有传导阻滞的情况下
C. 促进传导改善的激动可以是一次期前收缩
D. 促进传导改善的激动可以是一次逸搏
E. 常可以使原来存在的传导阻滞完全消失
[单选题]关于主动脉与肺动脉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发出左、右动脉进入肺脏
B. 肺动脉起自右心室,发出后分为左、右肺动脉
C. 肺动脉起自左心室,发出后分为左、右肺动脉
D.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由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组成
E. B+D
[单选题]室上嵴肥厚可引起
A. 明显的心脏顺钟向转位
B. V1导联P波电压增高
C. V5导联R/S>1
D. 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E. 室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使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心电图可表现为
A. PR间期延长,QT间期不变
B. PR间期不变,QT间期延长
C. 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
D. PR间期不变,QT间期不变
E. PR间期缩短,QT间期缩短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B.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不可程控,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心室电路对心房脉冲的交叉感知
C.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D.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E.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的工作参数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V间期通常不能被程控调整
B. 起搏器的输出电压通常设定为起搏阈值的2~3倍
C. 感知电极的极性设定为单极时可减少外界电磁干扰
D. 当起搏器输出电压固定时,脉宽越宽输出能量越小
E. 通常将起搏设定为双极,感知设定为单极
[单选题]交叉感知是指
A. 一个心腔的电信号被另一个心腔电路所感知
B. 心房电路感知了P波
C. 心房电路感知了肌电位
D. 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E. 心室电路感知了QRS波群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7zp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