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1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肺心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低钾血症(hypokalemia)、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心电图分析(ecg analysis)、态心电图

  • [单选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 A. 凌晨2~6时
    B. 早晨7~11时
    C. 下午17~21时
    D. 夜间21~0时
    E. 中午12~15时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AAI起搏器的第2个字母A代表
  • A. 心房感知功能
    B. 心房起搏功能
    C. 心室感知功能
    D. 心室起搏功能
    E. 以上都不是

  • [单选题]正常窦性心律时,心房激动正向传导的顺序是
  • A. 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左心房
    B. 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左心房→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
    C. 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左心房→冠状静脉窦
    D. 右心房上部→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左心房→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
    E. 右心房上部→左心房→右心房中部→右心房外侧的下部→右心房下部→冠状静脉窦

  • [单选题]女性,23岁。2周前曾有感冒发热史,阵发性心悸2d来诊。体检:心率160次/min,规则,心音正常。无杂音。30s后心率突然降至80次/min,10s后又回复160次/min且反复出现。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心房扑动
    B. 心房颤动
    C.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 [单选题]典型的缺血型ST段压低的表现是
  • A. 下斜型和水平型压低
    B. J点型ST段压低
    C. 缓慢上升型下移伴J点压低
    D. 快速上升型下移伴J点压低
    E. 快速下斜型下移伴J点压低

  • [单选题]患者男性,55岁,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显示胸导联T波直立,U波倒置
  • A. 无临床意义
    B. 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冠心病
    C. 有临床意义,多提示肺心病
    D. 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心包积液
    E. 有临床意义,多提示低钾血症

  • [单选题]男性,35岁,平素体健,突发心悸,心电图示P波显示不清,RR间距绝对不齐,QRS波群呈室上性,心室率为86~112次/分,应考虑为
  • A.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B.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C.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D. 心房颤动
    E. 心房扑动

  • [单选题]心电图机的最大灵敏度至少应达到
  • A. ≥2.5mm/mV
    B. ≥5mm/mV
    C. ≥10mm/mV
    D. ≥20mm/mV
    E. ≥30mm/mV

  •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分析(ecg analysis)中模板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 A. P波的识别分析
    B. QRS波群的识别分析
    C. R波的识别分析
    D. T波的识别分析
    E. S波的识别分析

  • [单选题]梯形图中SA代表
  • A. 心房区
    B. 心室区
    C. 窦房区
    D. 交界区
    E. 窦房结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35d8nn.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