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1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铁蛋白(ferritin)、异丙醇(isopropanol)、柔韧性(flexibility)、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s)、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缓冲液(buffer)、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缺铁性贫血(IDA)(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da))、非极性键(nonpolar bond)、铁结合力(iron binding capacity)

  • [单选题]关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A. 膜蛋白结构异常主要涉及膜收缩蛋白、锚蛋白、带3蛋白和带4.2蛋白
    B. 有钠泵功能亢进,钠、水进入细胞增多,红细胞呈球形变
    C. 球形红细胞需要消耗更多的ATP加速过量钠的排出
    D. 球形红细胞的变形性及柔韧性减低
    E. 球形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血管内破坏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中常可见:
  • A. Howell-Jolly小体
    B. 棒状小体
    C. 球形包涵体
    D. 卡-波环
    E. 中毒颗粒

  • [单选题]下列检查对于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意义最大的是
  • A. 血清总铁结合力(iron binding capacity)增高
    B. 血清铁减低
    C.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D. 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
    E. 骨髓细胞外铁缺乏

  • [多选题]可存在于血清中的凝血因子包括( )。
  • A. Ⅰ
    B. Ⅱ
    C. Ⅴ
    D. Ⅶ
    E. Ⅷ

  • [单选题]有关异丙醇试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异丙醇能减弱Hb分子内部的非极性键(nonpolar bond)
    B. 阳性出现混浊现象
    C. 17%异丙醇溶液应临用时配制
    D. 异常Hb在20℃时不稳定,易沉淀
    E. 阳性见于不稳定Hb病

  • [单选题]女性,33岁。发热,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皮肤黄染1周入院。2月前曾因溃疡病出血输血200ml。淋巴结活检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例黄疸病因下列何种可能性最小
  • A. 溶血性黄疸
    B. 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胆总管
    C. 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
    D. 肝内淋巴瘤浸润
    E. 输血性肝炎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zkwrn.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