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9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缓激肽(bradykinin)、肥大细胞(mast cell)、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肠道病毒(enterovirus)、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腹股沟淋巴结(inguinal lymph nodes)、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病原学特征(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病毒病原学(viral etiology)

  • [单选题]关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

  • A. 交感-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致血管痉挛收缩,引起缺氧及血容量不足
    B. 病原直接作用引起体内多种缩血管活性物质增加
    C. 无氧代谢酸性产物增加
    D. 肥大细胞组胺释、缓激肽形成增多致微动脉扩张,通透性增加
    E. 微循环衰竭期发生DIC导致多脏器衰竭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钩虫成虫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
  • A. 俗称"粪毒"的局部皮肤改变
    B. 急性过敏反应
    C. 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症状
    D. 肠黏膜创口引起的消化道症状
    E. 引起的肺间质炎症性改变

  • [单选题]最易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是
  • A. P53
    B. Rb
    C. NFl
    D. HEMl
    E. FHIT

  • [单选题]关于肠道病毒病原学(viral etiology)特征(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叙述错误的是
  • A. 肠道病毒呈球形
    B. 单股正链RNA
    C. 肠道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D. 耐乙醚、耐乙醇,对紫外线不敏感
    E. 对干燥、热敏感,56 ℃ 30 min可被灭活

  • [单选题]腹股沟淋巴结(inguinal lymph nodes)收集的部位是
  • A. 2型题
    B. 躯干下部
    C. 乳腺
    D. 胸壁
    E. 腹壁

  • [多选题]弯曲菌的理化特点为 ( )
  • A. 属有动力、无芽孢的革兰阴性逗点状弯曲细菌
    B. 主要含有O、H和K抗原
    C. 在含5%氧气、10%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良好
    D. 应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
    E. 弯曲菌的抵抗力不强,但耐酸,在低温条件下(4℃)细菌可生存3~4周

  • [多选题]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
    B. 缺盆中痛,多是肺的病变
    C. 前额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
    D. 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病有关
    E. 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有关

  • [单选题]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循行于腹部,自内向外的顺序( )
  • A.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B. 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
    C.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D. 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
    E. 足厥阴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yxxvn.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