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某个配置项的版本由1.11变为1.12,按照配置版本号规则表明______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3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管理软件、产品结构(product structure)、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扩大生产(expanded production)、工程验收(acceptance of work)、广告宣传、必要性和、文档资料(document information)、配置版本号(configuration version number)、各个方面(every aspect)

  • [单选题]某个配置项的版本由1.11变为1.12,按照配置版本号(configuration version number)规则表明______。

  • A. 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在修改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大
    B. 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在修改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小
    C. 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式发布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小
    D. 目前配置项处于正式发布状态,配置项版本升级幅度较大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过去10年间电话的销售量急剧上升,为了利用这一上升趋势,甲公司计划扩大自己的电话生产,同时继续沿袭其已经非常广泛的对这种产品的广告宣传活动。以下哪项如果正确,将最能支持如果甲公司通过采取以上计划,也不能增加其电话销量的观点?
  • A. 尽管它销售出去了它的所有生产出来的电话,但去年甲公司占整个电话销售的份额下降了。
    B. 甲公司等待发运给零售商的电话的平均存货量去年稍有下降。
    C. 广告宣传已经使甲公司的电话品牌广为人知,但很少有顾客知道甲公司拥有这个品牌。
    D. 尽管零售价稍有下降,但去年甲公司的电话销量仍然下降了。

  • [单选题]● 一个密码系统,通常简称为密码体制。可由五元组(M,C,K,E,D)构成密码体制模型,以下有关叙述中,(15)是不正确的。(15)
  • A. M代表明文空间;C代表密文空间;K代表密钥空间;E代表加密算法;D代表解密算法
    B. 密钥空间是全体密钥的集合,每一个密钥K均由加密密钥Ke和解密密钥Kd组成,即有K=
    C. 加密算法是一簇由M到C的加密变换,即有C=(M, Kd)
    D. 解密算法是一簇由C到M的加密变换,即有M =(C, Kd)

  • [单选题]光缆布线系统的测试是工程验收的必要步骤。以下不是对光缆进行测试的工作内容的是(18)。
  • A. 连通性测试
    B. 综合等效远端串扰测试
    C. 端一端测试
    D. 收发功率测试

  • [单选题]●变更管理首要完成的任务是(58)。(58)
  • A. 分析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确定是否实施变更
    B. 记录变更信息,填写变更控制单
    C. 做出更改,并交上级审批
    D. 修改相应的软件配置项(基线),确立新的版本

  • [单选题]● 大型及复杂项目可以按照项目的(50)三个角度制定分解结构。(50)
  • A. 产品范围、可交付物、约束条件
    B. 组织体系、需求分析、基准计划
    C. 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生命周期
    D. 组织过程资产、范围说明书、范围管理计划

  • [多选题]希赛公司为多个行业编写客户账目管理软件,张某是该公司的项目经理。现在有一个客户要求进行范围变更,______不是此变更所关注的。
  • A. 管理变更
    B. 变更筛选
    C. 影响导致变更的原因
    D. 确定变更已经发生
    F.

  • [单选题]以下关于成本基准计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37)。
  • A. 它是成本估算阶段的产物
    B. 现金流预测是度量支出的成本基准之一
    C. 它是用来量度与监测项目成本绩效的按时间分段预算
    D. 许多项目可能有多个成本基准,以便度量项目成本绩效的各个方面(every aspect)

  • [单选题]以下关于网络需求调研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6)。
  • A. 各阶段文档资料(document information)必须完整与规范
    B.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系统组建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C. 运用系统的观点完成网络工程技术方案的规划和设计
    D. 大型网络系统的建设需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理

  • [单选题]The(30)process analyzes the effect of risk events and assigns a numerical rating to those risks.
  • A. Risk Identification
    B.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C. Qualitative Risk Analysis
    D. Risk Monitoring and Control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q6qxn.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