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半个月伴晕厥4次就诊。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7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社会基础(social basis)、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生理机制(physiological mechanism)、国家机器、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肌梗死恢复期、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 [填空题]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半个月伴晕厥4次就诊。

  • 该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是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
  • A. 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闪存记录器
    B. 模拟记录器和数字记录器
    C. 连续记录器和间歇记录器
    D. 磁带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
    E. 实时记录和远程信号传输

  • [单选题]1932年,首先提出心电图运动试验可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方法的学者是
  • A. Arthur Master
    B. S.Goldhammer
    C. Robert Bruce
    D. F.N.Wilson
    E. T.Lewis

  • [单选题]道德和法律( )
  • A. 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 两者的社会基础不同
    C. 行为者道德良心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D. 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力量来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
    E. 产生和发展的趋势相同

  •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律震荡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指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现象
    B.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减弱或消失,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增加
    C. 震荡斜率(TS)<2.5ms表示异常
    D. 震荡初始(TO)值>0时,表示室性期间收缩后初始窦性心律加速
    E. 引起窦性心律变化的触发因素是室性期前收缩

  • [单选题]早期复极综合征高危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是
  • A. J波振幅≥0.2mV
    B. J波形态呈顿挫或切迹型
    C. J波振幅有动态变化
    D. J波后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
    E. 以上均是

  • [单选题]关于"全脑死亡"的定义错误的是( )
  • A. 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的死亡
    B. 呼吸停止、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C. 通常不能维持很长时间
    D. 大脑皮质和脑干死亡
    E. 以上都不存在

  • [单选题]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
  • A. 起搏电路
    B. 电极导线
    C. 起搏器的电池
    D. 感知电路
    E. 程控仪

  • [单选题]对安静状态下即有心肌缺血症状或者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运动量宜选择
  • A. 5代谢当量以内
    B. 7代谢当量以内
    C. 10代谢当量以内
    D. 14代谢当量以内
    E. 20代谢当量以内

  • [单选题]P波消失,心房率为280次/分,心室率为140次/分,节律规整,其可能的诊断为
  • A.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B. 心房扑动
    C. 心房颤动
    D.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
    E. 心室颤动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kz7x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