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9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计算公式(calculation formula)、数字图像(digital image)、健康检查(health examination)、软组织(soft tissue)、氢原子(hydrogen atom)、磁场强度(magnetic field intensity)、时间分辨率(time resolution)、原子核(nucleus)、低辐射剂量、可重复使用(can be used repeatedly)

  • [单选题]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 A. 5年
    B. 10年
    C. 20年
    D. 30年
    E. 40年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金属伪影主要表现为
  • A. 使磁场强度加大
    B. 质子进动频率加快
    C. 回波强度增大
    D. 干扰层面梯度定位
    E. 干扰主磁场均匀性,使周闱旋进的质子很快丧失相位

  • [单选题]SE序列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参数选择
  • A. TR500ms左右,TE90ms左右
    B. TR90ms左右,TE500ms左右
    C. TR900ms左右,TE60ms左右
    D. TR2500ms左右,TE30ms左右
    E. TR1000ms左右,TE150ms左右

  • [单选题]显示野不变,矩阵缩小一半和矩阵不变、显示野增加l倍,其像素大小
  • A. 前者较后者大
    B. 后者较前者大
    C. 两者相等
    D. 前者是后者的2倍
    E. 后者是前者的2倍

  •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B. 利用声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C.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D.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不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E. 利用音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nucleus)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 [单选题]人体含量最多的原子是
  • A. 氮原子
    B. 氧原子
    C. 氢原子
    D. 碳原子
    E. 钙原子

  • [单选题]关于CR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数字成像
    B. 成像载体可重复使用(can be used repeatedly)
    C. 动态成像
    D. 可进行数字图像处理
    E. 可使用普通X线机球管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磁共振的局限性
  • A. 多参数成像
    B. 定量诊断
    C. 高对比成像
    D. 磁共振波谱可进行代谢研究
    E. 任意断层

  • [多选题]关于胸部低辐射剂量普查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胸部低辐射剂量普查的适应证包括健康检查
    B. 胸部低辐射剂量普查的适应证包括肺及横隔的肿瘤
    C. 肺窗窗宽1600~2000HU,窗位-600~800HU
    D. 软组织窗窗宽300~350HU,窗位30~50HU
    E. 骨窗窗宽1000~2000HU,窗位300~500HU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jx06k.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