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lO0BASE-T使用标准的RJ-45接插件与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连接网卡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8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控制措施(control measures)、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工作方式(working mode)、最低点、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测试数据(test data)、非屏蔽双绞线(utp)、信息冗余(information redundancy)、点对点连接(point to point connect)

  • [单选题]lO0BASE-T使用标准的RJ-45接插件与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网卡与交换机。网卡与交换机之间的双绞线长度最大为()

  • A. 15m
    B. 50m
    C. 100m
    D. 500m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
  • B. holograph C. thumbnail D. bitmap

  • A. microimageB. holograph
    B. thumbnail
    C. bitmap

  • [单选题]文中( 3 )处正确的答案是( )。
  • A. 源和目标IP地址、MAC地址
    B. 源IP地址、ATM VPI/VCI
    C. 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
    D. 源和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

  • [单选题]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15~19 题 IEEE 802.11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两种工作模式,其中( 1 )模式是一种点对点连接(point to point connect)的网络,不需要无线接入点和有线网络的支持,用无线网卡连接的设备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IEEE 802.11的物理层规定了三种传输技术,即红外技术、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技术,后两种扩频技术都工作在( 2 )的ISM频段。IEEE 802.11MAC层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分布式协调功能采用的是( 3 )协议,用于支持突发式通信,而用于支持多媒体应用的是( 4 )功能,在这种工作方式下,接人点逐个询问客户端,被查询到的客户端通过接入点收发数据。最新提出的IEEE802.1la标准可提供的最高数据速率为( 5 )。第15题:文中( 1 )处正确的答案是( )。
  • A. Roaming
    B. Ad Hoc
    C. Infrastructure
    D. DiffuselR

  • [单选题]利用海明码(Hamming Code)纠正单比特差错的差错控制技术中,如果加入4位冗余位,则信息位最多为(6)位。
  • A. 4
    B. 8
    C. 11
    D. 15

  • [单选题]针对下列程序段,需要(52)个测试用例才可以满足语句覆盖的要求。 switch(value){ case 0: ther=30; break; case 1: ther=50; break; case 2: ther=300; case 3: ther=other/value; break; default: ther=other * value; }
  • A. 2
    B. 3
    C. 4
    D. 5

  • [单选题]对信息进行均衡、全面的防护,提高整个系统“安全最低点”的全性能,这种安全原则被称为()。
  • A. 最小特权原则
    B. 木桶原则
    C. 等级化原则
    D. 最小泄露原则

  • [单选题]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每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a11 pairs shortest path problem)时,设有向图G=V,E>共有n个结点,结点编号1~n,设C是G的成本邻接矩阵,用Dk(i,j)表示从i到j并且不经过编号比众还大的结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Dn(i,j即为图G中结点i到j的最短路径长度),则求解该问题的递推关系式为(56)。
  • A. Dk(i,j);Dk-1(i,j)+C(i,j)
    B. Dk(i,j):min{Dk-1(i,j),Dk-1(i,j)+C(i,j)}
    C. Dk(i,j):Dk-1(i,k)+Dk-1(i,j)
    D. Dk(i,j);min{Dk-1(i,j),Dk-1(i,k)+Dk-1(k,j)}

  • [单选题]当选择的控制措施成本高于风险带来的损失时,应考虑
  • A. 降低风险
    B. 转移风险
    C. 避免风险
    D. 接受风险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gy77n.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