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白喉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6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噬菌体(phage)、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军团菌感染(legionella infection)、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得出结论(conclusion that)、白喉外毒素(diphtherotoxin)、运动神经末梢(motor nerve ending)

  • [单选题]白喉外毒素(diphtherotoxin)的毒性作用机制是

  • A. 使细胞内延伸因子2(EF-2)灭活,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 增强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C. 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D. 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末梢(motor nerve ending),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E. 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男性青年,外生殖器出现无痛性下疳,血清学检查示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初步诊断为梅毒。为确诊,你认为还应进一步做的微生物学检查项目是
  • A. 用BSK培养基分离培养螺旋体
    B. 用革兰染色检查下疳渗出液
    C. 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血清
    D. 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检测血清
    E. RPR试验

  • [单选题]在一项有关某病50名病例和50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conclusion that)( )
  • A. 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B. 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
    C. 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
    D. 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
    E. 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

  • [单选题]以下可引起肺炎的微生物是
  • A. 军团菌
    B. 霍乱弧菌
    C. 淋球菌
    D. 空肠弯曲菌
    E. 幽门螺杆菌

  •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化学组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
  • A. 蛋白质
    B. 脂类
    C. 多糖
    D. RNA
    E. 磷壁酸

  • [多选题]有关"非接合性质粒"的叙述,哪几项是错误的:
  • A. 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B. 可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
    C. 能通过性菌毛接合转移
    D. 可与接合性质粒结合并与之一同转移
    E. 通常比接合性质粒大

  • [单选题]用纸片法做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时两张纸片的中心距离为
  • A. ≥24mm
    B. ≥20mm
    C. ≥16mm
    D. ≥12mm
    E. ≥8mm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epx5x.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