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cytic leukemia)、改进工作(improving work)、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elliptocytosis)、辅因子(cofactor)、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高分子激肽原、红细胞膜缺陷
[多选题]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的目的和作用是( )。
A. 识别实验室间差异,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
B. 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C. 实验室质量的客观证据,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
D. 可以帮助参与实验室提高质量、改进工作、减少差错
E. 改进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
[单选题]尿中卟啉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经乙醚提取后的测定波长为
A. 435nm
B. 405nm
C. 385nm
D. 365nm
E. 455nm
[单选题]变异系数常用于
A. 比较均数相差不大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
B. 比较度量衡单位相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
C. 变异系数还常用于比较多个样品重复测定的误差
D. 比较方法是否准确
E. 室间质评结果是否优秀
[单选题]FAB分型按细胞大小、核质比例等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
A. 三型
B. 四型
C. 五型
D. 六型
E. 七型
[单选题]肝素的抗凝作用必须依赖
A. HCⅡ
B. AT
C. TM
D. PC
E. EPCR
[单选题]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下列错误的是
A. 微动脉收缩
B. 后微动脉收缩
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收缩
D. 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E. 微静脉收缩
[单选题]关于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液分析仪法为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
B. 目视显微镜法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和相差显微镜法
C. 手工法稀释液主要有伊红-丙酮液
D. 计数时稀释倍数为50倍
E. PLT/L=N/100×10
[单选题]女性,18岁,面色苍白1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检验:HCB60g/L,血涂片中可见大量小球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15%,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为0.70%NaCl,完全溶血为0.46%NaCl。本例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最可能是
A. 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B. 红细胞膜缺陷
C. 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
E. 红细胞珠蛋白肽链合成量减少
[单选题]凝血因子Ⅶ的辅因子(cofactor)是
A. 组织因子
B. 激肽释放酶原
C. 高分子激肽原
D.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E. 肝素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ee7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