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2023卫生职称临床免疫副高医学职称晋升职称在线题库(07月30日)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7-30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55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卫生职称临床免疫副高医学职称晋升职称在线题库(07月30日)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职称临床免疫副高医学职称晋升职称在线题库(07月30日)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将融合细胞稀释,实际是每个培养孔为

A. 一个细胞
B. 没有细胞
C. 没有或一至几个细胞
D. 几个细胞
E. 一至几个细胞


2. [单选题]根据国际生化学会委员会的决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A. 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B. 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C. 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转化一个微摩尔底物所需的酶量
D. 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E. 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所需的酶量


3. [多选题]荧光显微镜观察的注意事项包括

A. 染色后标本应即刻镜检
B. 镜下观察时间不宜太长
C. 油镜检查时,宜用无荧光镜油
D. 检查在暗室内进行
E. 在明场时观察效果更好


4.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可作为体内从头合成IMP和UMP的共同原料( )

A. PRPP
B. 氨基甲酰磷酸
C. 天冬氨酸
D. N5,N10-次甲基四氢叶酸
E. 谷氨酸


5. [单选题]关于记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已接受抗原刺激(antigen stimulation)
B. 仅限于B细胞
C. 可自下而上数月至数年
D. 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
E. 再次遇到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


6. [单选题]患者,女性,54岁,糖尿病,脚趾溃疡,分泌物培养出一种细小的菌落鉴定为棒状样杆菌,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同时患者血培养也培养出相同的细菌。治疗了几个月后,脚趾的分泌物依旧培养出此种细菌。证实临床上也为多重耐药。此种棒状杆菌应该是下列哪种细菌

A. 解脲棒杆菌
B. 假白喉棒杆菌
C. 假结核棒杆菌
D. 杰克棒杆菌
E. 溃疡棒杆菌


7. [单选题]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细菌是

A. 葡萄球菌
B. 肠球菌
C. 大肠埃希菌
D. 肺炎链球菌
E. 伤寒沙门菌


8. [单选题]不同个体间进行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发生排异反应的主要成分是

A. ABO血型抗原
B. 血管内皮细胞(VEC)特异性抗原
C.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 H-Y抗原
E. Kidd血型抗原


9. [单选题]下列情况不属于基因表达阶段特异性的是,一个基因在( )

A. 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心肌细胞不表达
B. 分化的骨骼肌细胞不表达,在未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
C. 胚胎发育过程表达,在出生后不表达
D. 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骨骼肌细胞不表达
E. 胚胎发育过程不表达,出生后表达


10. [单选题]各类型离心机的应用正确的是

A. 在日常检测中应用最广的是低速离心机
B. 制备型超速离心机常用于测定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
C. 高速离心机常用于大量生物制备和血站分离血浆
D. 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的制备常用于病毒的分离和浓缩
E. 按照离心技术的实际应用可将离心技术分为普通离心和分析型离心两类


11. [单选题]关于病毒分离物的最终鉴定步骤,以下哪个步骤是错误的

A. 中和试验
B. 理化性质
C. 血凝抑制试验
D. 免疫荧光试验
E. 酶免疫试验


12. [多选题]关于IgG的特性,下列哪一些是正确的( )。

A.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B. 介导ADCC作用
C. 可引起Ⅱ、Ⅲ型超敏反应
D. 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E. 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13. [单选题]关于酶免疫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酶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将结合和游离的酶标志物分离,可分为均相和异相两种
B. 均相酶免疫测定主要用于小分子激素和半抗原(如药物)的测定
C. 均相酶免疫测定其灵敏度可达ng至pg水平,与放射免疫测定相近
D. 异相液相酶免疫测定的酶标志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E. 异相液相酶免疫测定主要用于检测样品中极微量的短肽激素和某些药物等小分子半抗原


14. [单选题]CD28分子主要表达在哪一种细胞上 ( )

A. 肥大细胞
B. 单核细胞
C. NK细胞
D. T细胞
E. MΦ


15. [单选题]沙门菌Vi抗原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 )

A. 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
B. 不稳定,经60℃加热、石炭酸处理或人工传代培养后易消失
C. 存在于菌表面,可阻止O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
D. 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高
E. 测定Vi抗原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


16. [单选题]EB病毒的潜伏部位是

A. 迷走神经节
B. B淋巴细胞
C. 颈上神经节
D. 骶神经节
E. 三叉神经节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4vo603.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