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2023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卫生正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正确答案(07.15)相关信息,更多2023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卫生正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正确答案(07.15)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多选题]水中硝酸盐氮测定方法很多,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
A. 离子色谱法
B. 电极法
C. 镉柱还原法
D. 紫外分光光度法
E. 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
2. [多选题]在分光光度法中,影响显色的因素有
A. 显色剂的浓度
B. 显色溶液的酸度
C. 显色温度
D. 显色时间
E. 显色溶液的体积
3. [多选题]待测物是有机化合物,应选择下列哪两种容器盛放
A. 聚乙烯塑料容器(plastic container)
B. 玻璃容器
C. 橡胶容器
D. 纸制容器
E. 透明容器
4. [多选题]甲醛比色测定时,取待测溶液加乙酰丙酮-醋酸铵溶液,同时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摇匀,一同置于40℃水浴中加热显色30分钟、冷却。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A. 严格控制显色温度和时间,防止化妆品中某些组分会受热分解并产生微量甲醛
B.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溶液浑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C.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样品中其他组分在显色温度下色度改变的影响
D. 另取待测溶液加入不含乙酰丙酮的醋酸铵溶液,是为了消除带色样品液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E. 乙酰丙酮在40℃会分解,要另取不加乙酰丙酮的作对照
5. [多选题]在RNA的分离与纯化过程中,为了避免RNase对RNA的降解,应注意以下哪些问题 ( )
A. 要避免细胞外RNase的污染抑制其活性
B. 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和口罩
C. 所有的玻璃器皿与溶液均应以RNase的抑制剂DEPC进行处理
D. 对各种材料和试剂均要进行严格的洗涤、纯化和高压消毒处理
E. 在冰浴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也是减低RNase活性的有效措施
6. [多选题]测定化妆品中甲醇,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有三种,即:直接法、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下面所示各类样品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 香水可用直接法
B. 香波用气液平衡法
C. 护肤乳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D. 育发类产品可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E. 发胶类产品可用气液平衡法和蒸馏法
7. [多选题]水的硬度按其所含可溶性盐类的组成分为两类: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下列各项中,属于暂时硬度的是
A. 碳酸钙
B. 碳酸镁
C. 重碳酸钙
D. 重碳酸镁
E. 硫酸钙
8. [多选题]自动生化分析的技术指标评价包括
A. 精密度
B. 互染率
C. 波长校正
D. 相关性
E. 分析方法
9. [多选题]关于食品采样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 种类和检验项目的要求而异
B. 5~1kg
C. 复核和备查三部分
D. 国家对测定某些项目的采样量有明确规定(clearly stipulated),应按规定量采取
E. 采样工作可由食品卫生管理或检验人员委托他人承担
10. [多选题]双波长方式分析的优点有 ( )
A. 能提高检测速度
B. 能消除噪音干扰
C. 能对电源波动有补偿效果
D. 能减少散色光的影响
E. 能减少样品本身光吸收的干扰
11. [多选题]测定食品中糖精钠的国标方法(GB/T 5009.28-1996)为
A. 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
B. 薄层色谱法,溴甲酚紫(bromocresol purple)溶液(0.4g/L)为显色剂
C. 离子选择电极法,以季铵盐所制PVC薄膜为选择电极
D. 气相色谱法
E. 比色法
12. [多选题]制备无氟水的方法有
A. 普通蒸馏水加氢氧化钠后蒸馏
B. 普通蒸馏水加过氧化氢后蒸馏
C. 普通蒸馏水加高锰酸钾后蒸馏
D. 普通蒸馏水加三氯化铝后蒸馏
E. 普通蒸馏水加硫酸后蒸馏
13. [多选题]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核酸浓度进行定量测定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 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
B. A260为1的光密度大约相当于50μg/L的双链DNA
C. 若DNA样品中含有盐,会使A260读数偏低
D.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适用于测定浓度小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
E.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适用于测定浓度大于0.25μg/ml的核酸溶液
14. [多选题]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 )
A. 电泳法
B. 连续监测法
C. 比浊测定法
D. 离子选择电极法
E. 终点分析法
15. [多选题]化学发光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的特点包括
A. 灵敏性极高
B. 仪器设备简单
C. 发射光强度测量无干扰
D. 线性范围宽
E. 分析速度快
16. [多选题]下列关于延迟时间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终点法选择反应进入线性期
B. 终点法选择反应接近平衡期
C. 动态法选择反应进入线性期
D. 动态法选择反应接近平衡期
E. 依不同项目与方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