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中医护理学(护师)(初级)2023试题解释(08.18)

来源: 不凡考网    发布:2023-08-18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66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不凡考网发布中医护理学(护师)(初级)2023试题解释(08.18)相关信息,更多中医护理学(护师)(初级)2023试题解释(08.18)的相关资讯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痹证之行痹的特征为( )。

A. 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B. 关节剧痛,部位固定
C. 关节肿胀,重着而痛
D. 关节肿大,僵硬变形
E. 关节红肿热痛


2. [单选题]执行医嘱时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
B. 医嘱须经医生签字方为有效
C. 医嘱须隔日仔细核对一次
D. 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书面注明即可
E. 各种通知单次日早晨集中送有关科室


3. [单选题]寒证的护理,正确的是

A. 汤药宜温热服
B. 室内宜凉爽通风
C. 饮食宜清补
D. 多饮用清凉饮料
E. 汤药煎煮时间宜长


4. [单选题]痛痹遇何邪气而加剧

A. 风
B. 湿
C. 燥
D. 热
E. 寒


5. [单选题]患者,女,56岁,有冠心病病史4年。近日来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迟。此病证诊断为

A. 心悸,心血不足证
B. 胸痹,气阴两虚证
C. 胸痹,心肾阳虚(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D. 心悸,心阳不振证
E. 胸痹,痰浊闭阻证


6. [单选题]实寒证的护理原则是

A. 辛温发汗
B. 寒因寒用
C. 用寒远寒
D. 温通散寒
E. 温补阳气


7. [单选题]心神昏浊而嗜睡,伴畏寒肢冷,首先考虑为( )。

A. 寒凝心脉
B. 心阳不振
C. 脾气虚弱
D. 阳气虚弱
E. 气血不足


8. [单选题]下列适于采用观察法收集资料的是( )。

A. 婴儿的行为
B. 病人的血压
C. 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D. 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
E. 病人对糖尿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9. [单选题]下列不宜多食生冷水果的证是

A. 痰热证
B. 燥痰证
C. 寒痰证
D. 热邪犯肺证
E. 肺阴虚证


10. [单选题]接触传染(contact transmission)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

A. 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
B.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
C. 前臂,腕部,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
D. 手指,指甲,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E. 腕部,前臂,手掌,手背,手指,指甲,指缝


11.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喘而胸满闷塞,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其诊断是

A. 喘证,痰浊阻肺证
B. 咳嗽,痰湿蕴肺证
C. 哮病,风痰哮证
D. 肺胀,痰浊壅肺证
E. 喘证,痰热郁肺证


12. [单选题]患者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弦。其护治原则为

A.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B.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C.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D.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E.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13. [单选题]护理骨髓移植的患者前( )。

A. 普通洗手
B. 卫生手消毒
C. 可不洗手
D. 外科手消毒
E. 可仅使用消毒液涂擦


14. [单选题]哪项不是哮证患者在预防和调节方面的注意事项

A.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B.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C. 饮食宜清谈,忌肥甘海腥之品
D. 避免房事过度
E. 坚持长期氧疗,提高生活质量


15. [单选题]患者,男,55岁。胸痛反复发作2个月,现胸部刺痛,夜间尤甚,持续10分钟左右,病处固定,多因生气及受寒后加重,时有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首选方为

A. 瓜蒌薤白半夏汤
B. 参附汤合右归饮
C. 血府逐瘀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瓜蒌薤白白酒汤


16.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中的现况研究,描述错误的是( )。

A. 又称为横断面研究
B. 包括普查和筛查两种类型
C. 可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的线索
D. 不能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
E. 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 查看答案&解析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04v7vxk.html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推荐阅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