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的基本原则。()。
A. 利己主义
B. 利他主义
C. 功利主义
D. 公益论
2. [多选题]下列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申请,法院可以裁定先予执行的有()。
A. 未成年的张某向其生母追索抚养费
B. 某债权人向债务人请求偿还欠款
C. 15位民工请求包工头支付劳动报酬
D. 夫妻离婚,请求分割财产
3. [单选题]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 《中国共产党党章》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4. [单选题]下列传播方式属于公众传播的是()
A. 同事间书信来往
B. 商品展销会
C. 广播电台作广告
D. 上、下间沟通
5. [单选题]下列关于奉献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奉献是企业立足于社会的道德资本
B. 奉献是企业发展的政治资本
C. 奉献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D. 奉献意味着自己吃亏
6. [单选题]“秘书在校对文稿时,由于对一句话的感知,有时会漏掉句中个别错别字”,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7. [多选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A. 全民所有制经济
B. 集体所有制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8. [单选题]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实行全民族抗战
B.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D. 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9. [多选题]下列各条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形态共有规律的有()。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 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C.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律
10. [多选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时候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和()。
A.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B.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社会的全面发展
D.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